当下的节日,正面临被现代社会异化甚至解构的风险。枯燥无聊的春晚,渐趋淡薄的年味,是成人们时常谈起的惋惜与慨叹。我好像没有完整看完过一次春晚,却对成人们口中曾经的精彩心驰神往。
  春节是民族的狂欢,是农业社会最盛大的时令,是勾连旧日的终结与新生的肇始的契约。回望一年春种夏耕秋收冬藏,感恩上天赐予的粮食,于稻花香里说丰年,期盼来年的丰收。或许这亦是农村的年味更为浓厚的原因之所在吧!
  我曾在思考两性关系与家庭伦理的问题时,为论文想到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:经济飞速发展,我们对于两性关系与家庭伦理的认知是否及时更新,并与物质文明所匹配?我想答案或许是否定的。无数人走出了麦田,住进了楼房,电子产品代替了农具,脱离数十甚至上百的大家庭,以几口之家的形式生存,投身机械而忙碌的城市生活,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仍受制于传统甚至有时封建的思想与伦理,如此矛盾,或许就是两性关系与家庭伦理问题之原因,就是我们生存在脚下土地上,除去金钱匮乏外最大烦恼之所在。
  春节显然是如此矛盾的集大成之体现。忸怩不安在心中拧巴,压岁钱仿佛真的能够压制岁序更替的梦魇,口头祈福的语句只有倚靠真实的拼搏努力才能得以实现。在十字路口踌躇的我们已经无法回到农业社会,正经受着代际冲突带来的煎熬。
  或许是我太过悲观,抑或是深夜情绪波动所致,然而人总是习惯以已知替代未知,用习惯阐释思维,逃避向自我的庇护。唯有待真正的豺狼追赶到身后时,才惋惜于先前的掩耳盗铃。
  思维渺远深邃,因而人生真正的主基调是永恒的孤独痛苦。试图破局,唯有在春节的喜悦中小憩,在年夜饭里寻味,在爆竹声中安眠,将温暖与爱意包裹自己后,便毅然前行,此去一路不回,于星河灿烂处绽放,在长夜漫漫中独行。
  我于尘世中挣扎求生,虔诚笃信你为圣洁的神明。

  没想到除夕会在搬家中度过,兔年第一天就在新家中醒来,虎年有太多的没想到,希望兔年能让生活铜价大部分都回归到自己的掌控之中,这种感觉很微妙,记得年轻时候的自己非常喜欢各种惊喜,擅长随遇而安,当时的小领导比自己大一轮带拐弯,过着富足的生活,她说她喜欢一切尽在掌握的生活,那时候年轻的自己很不理解,觉得那不是有点过于无聊和无趣了吗,年纪大了终于了解了自己能够掌控生活需要多么强的实力,自己的追求也变成这样
  中年人的心态可能也是绝大部分普通人的最佳选择吧,今年跟老公讨论年纪的话题,就在不知不觉中自己都是奔四的年龄了,家里的下一代都渐渐长大懂事了,以前挺羡慕一直单身的洒脱和自由,现在觉得,把各种人生状态和心态都体验一下才更有意思,公司团建时候聊到一个单身的同事非常任性的去欧洲定居了,老板聊起来的时候说,找对象,买房,有娃,有其中一个就套牢一层,距离那种任性生活更远一点,熬到娃上了大学,娃又要找对象,买房,生娃,就永远套牢无法解套,听起来真的是和放羊的孩子生了娃继续放羊一样,子子孙孙世世代代,似乎跳不出来某些循环,除非某一代出现了什么特别的事情,命运才能改变
  哈,可能想的有点多了,总之只能在有限的自由里,尽可能多的体验和开心吧。